臺中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耳鼻喉科主任 劉博仁醫師

喉嚨已經壞的趕快看,還沒壞的提早保養喔!

日日諄諄教誨、勞苦功高的老師,可別忘了保護自己的嗓子;避免聲帶長繭,在日常生活中盡量忌口,辣椒、咖啡、油炸食物少食用,若不愛惜聲音,也許會因此縮短職業生涯,不可不慎。

另外,聲音沙啞也不全然是聲帶長繭,其他可能原因有聲帶肌肉緊張性音聲異常、急性或慢性聲帶炎、聲帶息肉、聲帶痲痺、聲帶溝、聲帶特殊感染(如結核菌感染、聲帶腫瘤、胃酸逆流等);另外長繭也並非一定要開刀,一般是先做語言治療,若結節過大或語言治療無效則必須接受喉內視鏡顯微手術切除結節。
惟手術完也需接受音聲復健以避免復發。

以下是一些平時需注意的聲音保養重點,應盡量時時刻刻注意:
1.每天應喝三千至五千c.c.白開水(依體重及授課情形決定)。
2.充足之睡眠且睡前二小時不要進食;午間最好能小睡片刻。
3.使用適當之音量說話,麥克風應機動性的輔助使用。
4.不抽菸、喝酒,其他如咖啡、濃茶、辣椒、冷飲、巧克力或乳製品應盡量避免。
5.下課時或回家後減少不必要的長時間聊天或打電話。
6.在每一句話的第一個字應輕鬆的發聲,且氣流與聲音同時出來(此為軟起聲之方法)。
7.若遇有需要大聲說話又無麥克風的情形下,應使用丹田之氣,也就是膈肌收縮力量來支持發音。
8.說話速度適中,一句話的字數以不超過七到十個字為限,並且句子與句子間需停頓休息。
9.注意說話音調,不宜太低或過高,如此可減少發聲時之阻力及聲帶緊張度。
10.適當之運動,如慢跑或游泳等有氧運動為佳。
11.感冒時應盡量減少發聲。
12.不可常使用耳語說話以及打哈欠時發聲。
13.需保有穩定之情緒,若在情緒不佳時應避免無限制的發洩聲音。
14.應避免做清喉嚨的動作。
15.若因病情需要而服用抗組織胺劑、三環抗憂鬱藥物或類固醇等時,更需水分攝取及聲帶保養。
16.喉糖、羅漢果、琵琶膏或澎大海等,對於已有聲帶病變者無效,故不可過度依賴。

「預防勝於治療」手術完若未接受足夠之語言治療或是壞習慣不改,則再多手術也是枉然。

tomoto的碎碎念:特別以此獻給我正在當老師或即將要進入老師界的同學們!望你們能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。加油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omo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